Jellycat:把玩具賣給成年人,而不是孩子
近幾年所謂「玩具成人化」風氣越來越盛,大人瘋搶Popmart玩偶吊飾掛滿包包; 樂高推出「給大人的樂高」而生的賽車/建築聯名系列;
還有本次想介紹的Jellycat從「嬰幼兒安撫玩具」,轉變成療癒Kidult(童心未泯的成年人)的精神奶嘴,究竟Jellycat這個絨毛玩具品牌,有什麼樣的魔力?
Jellycat 品牌歷史
Jellycat在1999年於英國創立,本來的定位是高端嬰幼兒安撫玩具,用高品質的親膚布料製作(觸感很好,非常好摸).
- 2001 年,Jellycat 擴展至北美市場,成立 Jellycat Inc.。
- 2006 年,品牌推出經典的「Bashful Bunny」系列,憑藉多樣的顏色和可愛造型風靡全球。
- 2013 年,Jellycat 進入中國市場,並於 2015 年在天貓國際開設旗艦店。2019 年,Jellycat 中國公司於上海成立,深化亞洲市場布局。
- 2014 年,品牌進行定位轉型,從專注嬰幼兒市場轉向「全齡段玩具」,積極迎合成人對「療癒」與「陪伴」的需求。
- 2018 年,推出趣味系列(Amuseables),以水果、蔬菜、植物等創意造型進一步擴大吸引力。
什麼是玩具成人化?
由於各地生育率持續下降,兒童市場的紅利持續下滑,「Kidult族群」成為玩具品牌主力目標對象.
Jellycat人群畫像
Kidult一詞是kid(小孩) + adult(成人)的合體,是指一個成年人童心未泯,很多玩具品牌精準抓到這個族群的3個核心需求:
- 滿足精神陪伴需求:
疫情期間成為壓力釋放的載體,越來越多人帶上絨毛玩具一起辦公,撫慰心靈. - 滿足社交分享慾:
-TikTok 效應:Jellycat 在 TikTok 的影片瀏覽量達數十億次,用戶自發分享玩偶的開箱、以及快閃門市與店員的互動,形成病毒式傳播,依靠粉絲自發宣傳與口碑行銷即實現年收入超 2 億美元。
-社群分享:很多Jellycat主人在Instagram/小红书為自己的娃娃建立帳號,帶著他們旅遊到世界各地. - 稀缺性+高級禮品定位:
Jellycat 定期「退休」部分款式創造稀缺性來刺激收藏.
客製化刺繡服務(如姓名或圖案)也進一步提升個人化體驗,吸引送禮需求。退休的萬聖節限定版巴賽羅熊
Jellycat熱門產品系列
Jellycat 每年 1 月和 7 月推出新款,產品數量高達 900 多款,且定期「退休」部分款式,增加收藏價值。
- Bashful Bunny 系列
- Amuseables 系列
- 特色:以非動物造型為主,設計靈感來自日常物品,如微笑的檸檬飲料、聖誕樹、火龍果、漢堡、馬卡龍等,融入擬人化表情,充滿童趣與創意。
- 熱門款式:聖誕樹款式在節日季熱銷,巴黎限定甜點款(如可麗露、閃電泡芙)及香港限定珍珠奶茶公仔尤其受歡迎。
上到下: Object系列/Plants系列/Food&Drinks系列 - Animals 系列:
絕對的頂流:Bartholomew Bear每年有2款造型更新+萬聖/聖誕特別版,
還有上海地區限定版 - 贈禮場景:求婚+生日
- 節日限定系列
- 特色:針對聖誕節、萬聖節等推出季節性款式,如聖誕裝扮的兔子、萬聖節小黑貓及小蝙蝠。這些限定款通常在節日季成為熱銷商品。
- 特色:針對聖誕節、萬聖節等推出季節性款式,如聖誕裝扮的兔子、萬聖節小黑貓及小蝙蝠。這些限定款通常在節日季成為熱銷商品。
怎麼買Jellycat
附上我家的巴賽羅熊-小南瓜
留言
張貼留言